从防晒衣到防晒霜:宣传夸张 标注忽略 标准欠缺
随着气温的不断走高,防晒产品商家一年中最重要的“旺季”到来了。在随处可见的关于防护紫外线伤害的宣传攻势下,各类琳琅满目的防晒产品就成了不少女性以及男士的出门必备,其中尤以防晒衣、防晒伞、防晒霜这类产品最受欢迎。
然而,只要配备这些防晒装备,就能抵抗烈日、保护皮肤了吗?以那些号称“防晒神器”的防晒衣为例,消费者或许并不知情,其防晒效果或许还不如一件普通的衬衫。所谓“集防晒、轻薄、透气等各大优点为一身”的防晒衣,很有可能只是商家宣传的噱头。
近日,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发现,目前有关防晒衣的国家标准还未出台,更别说用标准进行相应的检验和监督。市面上的防晒衣,不论是知名商家出品还是“三无”店铺产品,大多缺乏关于防晒值的标识。
而防晒霜和防晒伞等品类,虽存在相关标准,但却落后于市场实情,使得常规监管与打击假冒的依据和成果皆并不如人意。
不标防晒值的防晒衣
如今,在上海等一线城市中,糖果色的防晒衣在街上随处可见。它们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进入大众视线,成为卖家口中吆喝的“夏季必备品”。
这些防晒衣大多质地轻薄,呈半透明状,售价上百元者居多。而商家们无不强调其防晒功能之强大。
7月中旬,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多家上海当地的防晒服商铺,当被问及如何保证产品的防晒功能时,一位商家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:“这些产品肯定能防晒,绝对能阻挡98%的紫外线,我们自己用仪器检测过的。”
而在浏览了十余件防晒服后,记者发现,这一类产品存在非常严重的信息缺失现象。尤其是大多数低价的防晒衣,根本没有厂址、厂名和质量合格证,属于工商部门定义的典型的三无产品,更不用说相关防晒值的标识了。
不仅如此,记者发现,相当一部分所谓的品牌防晒衣也并没有防晒值的标注,防晒效果没有经过官方检验。
“目前尚没有出现较为专业的防晒服品牌,口碑较好的品牌主要有胭姿、普尔兰德等。”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。
乱象由来已久。“目前防晒服市场鱼龙混杂现象严重,产品参差不齐,还未进入稳定发展阶段。大多数防晒服没有防晒值的标注,主要是我国防晒服市场标准化程度不高,而且相关监管也不严格。” 朱庆骅进一步指出,“在此情况下,不标注防晒值是对生产商有利。”
此外,网购渠道则为鱼目混珠的产品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。记者在淘宝网页面输入“防晒衣”字样,搜索得到超过110万件产品,海量惊人。产品售价差异则非常巨大,不同防晒服的定价从4.5元到7000元不等。
检验投诉往往无门
因为防晒服的三无产品缺乏售后,极易引发产品纠纷,被广告词忽悠后的消费者往往无处可投诉。
那么这些防晒衣的防晒效果究竟如何呢?一位轻工业资深专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:“对于防晒布料来说,纺织纹理越细,防晒效果越好,但是这样透气性就会差,而且布料也会相对较厚。透气性和防晒效果是很难兼顾的,即使可以做到,付出的成本也比较大。”
这与防晒衣材质轻薄半透明,却宣称“透气防晒又低价”的情况可谓大相径庭。
“一般衣服的材质是没有防紫外线功能的,如果想起到防晒效果,就必须在面料制作阶段,给布料喷涂银离子,然后再制成衣服。” 专家告诉记者。而防晒衣上有没有喷上防晒材料,还需要进行专业的检验。
业内的共识是,想要对防晒服的防晒指数做检验,所需花费的成本相当高昂,且国家并无具体关于防晒衣的强制性规定,无详细标准可参照。因此一旦买到三无产品或者发生其它购买纠纷,消费者也没有官方渠道可以对购买的产品进行检验,也往往投诉无门。
目前可供参照的标准,只有201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《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》标准。该标准也提到,鉴于我们国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,国内对防紫外线织物的检测依据,一般都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澳大利亚/新西兰标准。
标准中规定:只有当样品的UPF值(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,即紫外线防护系数)大于30,并且UVA(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)的透过率小于5%时,才能称之为“防紫外线产品”——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,也是辨别产品是否为“防紫外线产品”的核心指标。
据悉,国内防紫外线产品被要求在标签上标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:“本标准的编号,即gb/t18830;UPF值:30+或者50+;长期使用以及在拉伸或者潮湿的情况下,该产品所提供的防护性能可能减少。”
这三方面的标识内容,在市面上的防晒衣上却几乎难觅踪迹。“这意味着我国防晒服具有一定标准。但是由于监督环节存在较大漏洞,市场发展依然较为混乱。”朱庆骅强调。
尽管如此,随着防晒服的不断风靡,如今精明的商家们又顺势推出了防晒衣的升级版——“皮肤衣”,宣称可以排湿、防晒、防水、防风。但这一“新概念”服装一经面世,便被质疑为“打擦边球”的行为,旨在规避关于防晒衣的相关规定。
防晒品标准滞后,监管不严
除却“业界新贵”防晒服之外,传统的防晒霜和防晒伞,则一直都是很多消费者必备的物品。如今市面上防晒霜的指数标注从SPF15到SPF70+不等,防晒伞的种类也是各式各样。
然而,即使这类存在多年的防晒产品,也面临着相关标准出台许久而更新缓慢,导致监管依据赶不上市场变化的尴尬情况。
根据业内人士介绍,当下有关防晒霜的国家标准,基本参照的是《化妆品卫生规范》及《卫生部关于防晒化妆品的SPF的测定和标识有关问题的通知》,前者于2007年正式施行。
《规范》明确指出,当所测产品的SPF值大于30,且减去标准差后仍大于30,最高就只能标识为SPF30+,而不能标识实测值。然而,市场上各大品牌动辄SPF50、SPF70的产品依旧林林总总,其不同防晒档次之间的区别和使用方法却极少被提及。
不仅如此,在国际市场被广泛认可的防晒霜额外标准,也很少在中国有相应的规定。譬如,海外先进的防晒产品规范除了对SPF值进行规定,还会对于UVA(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)、UVB(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)和PA值(Protection UVA)进行明确要求,并要求谨慎使用如今在中国市场泛滥的“防水”、“全天保护”等概念性字眼。
前述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所谓UVA ,它有很强的穿透力,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,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。而防晒霜中的PA值就是指能防止UVA到何种程度的指标,PA值效果一般标为三级——PA+、PA++、PA+++ 。
“目前国内很多防晒护肤品并没有关于PA值的标识,却宣传能阻断紫外线的伤害,实际上就是一种虚假宣传,因此应该尽快完善关于PA值的相关规定。只有强制性规定的出台,才能真正将市场回归到有序与理性之中。”该人士说。
同样混乱的还有女性夏季挚爱的遮阳伞。来自黑胶、银胶、蕾丝、变色闪光布等各种材料制成的遮阳伞均标明防晒功能,但其中仍不乏鱼龙混杂的现象。
朱庆骅向记者直言:“防晒伞在2009年就已经确定防晒标准,根据国标规定,只有当太阳伞面料的UPF值大于40,并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%时,太阳伞才可被称为‘防紫外线产品’。”
但近两年来,已有多起媒体报道称,有消费者在长期使用低价防晒伞后依然出现晒伤的情况。
相较于防晒服的标准,防晒伞对UPF值的要求相对更高,制作工艺也要求更复杂。因而,在相关规定中特意明确,防晒伞产品应将相关标示明示在产品上。
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走访中却发现,相当一部分市售的防晒伞并没有标注防晒。如记者在商场内看到,天堂等品牌太阳伞的吊牌上写着UPF40+,UVA<5%等标注。而一些定价在15~30元不等的防晒伞,虽然有些也表示采用黑胶、银胶等防晒材料,但并无防晒指数。
“防晒伞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,一是没有标注应有的防晒UPF值,二是部分产品即便标注也有水分,存在虚假的情况。” 朱庆骅说。